个人信息怎样避免泄露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收到推销电话、中介电话、贷款电话等各类骚扰电话呢?
这些骚扰诈骗电话甚至对你的姓名、电话、住址、和身份证信息了如指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个人信息已泄露,导致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骚扰电话和短信,造成不便。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应用不授权就没法用,用户只能被迫接受。
可以说,公民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是各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频发的一个诱因。那么,合理收集与过度收集的界限如何划定?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认为,应结合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进行判断,收集用途应具有正当性,收集范围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扩大搜集信息的范围。
“收集的信息与提供的服务间应有内在联系,为提供相关服务可以合理收集必要的信息,但超出范围的就属于过度收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举例说,打车软件要求获取地址信息可以理解,但在此基础上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的就是过度收集,过度收集可能侵害用户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
警方提示
我们要如何避免
个人信息泄露和被过度采集呢?
一是谨慎处理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比如快递单、消费单等。
二是注意在社交平台分享内容时不透露个人住址、电话等信息。
三是从规范的应用市场下载经过安全检测的App。
四是App安装过程中,仔细阅读隐私条款,非必要的个人隐私不提供或简化提供,手机设置限制App获取不必要的权限。
五是防范钓鱼网站,不要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可疑链接;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避免手机和电脑被植入木马而导致信息泄露
六是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发现App存在违规行为时,及时向网信部门举报。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防止信息被泄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无线网;
2、请把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的无线网自动连接关闭;
3、清除卡上联系人信息用户在更换手机号码之前,记得清除卡上的联系人信息;
4、解绑银行卡一般可以通过网银专业版或者银行柜台进行解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如何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漏?
1、电脑一定不要裸奔,勤打补丁,用腾讯管家、百度卫士、360安全卫士都可以,增加安全防护。
2、不要随便在网上留个人真实信息,如QQ号、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3、重要网站、APP 的密码一定不要太简单,比如生日、名字拼音等,同时要相互独立。
4、不随便在公共场合(如咖啡厅、机场等)使用公共无线,使用时一定注意是否有个人账号登录。
5、网络上下载软件尽量到官方网站下载,对于安全性不确定的软件安装时放到虚拟机里面。
6、公共或陌生电子设备上不输入个人账号信息,如有输入记住要安全退出并清除相关记录。
7、各类调研、投票、砍价等不要轻易填写个人真实信息。
8、不清楚的二维码等不轻易扫。
9、慎用网盘,尽量不要放私人照片和文档。
10、短信发送的链接不轻易点,即使是官方短信也要确认,因为通过“伪基站”可以造假。
11、外出时,输入个人密码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角落的摄像头等拍到。
预防个人信息泄露正确的方法是
法律分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
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首先,来路不明的软件我们不要随便装,下载免费软件时应该去官方网站。这样以免一些携带“木马”程序以及设有“后门”的盗版软件截获个人电脑中的信息。其次,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因为你修改了这些信息,别人也可以通过此路径对你手机上的信息进行修改,从而截获个人信息。最后,对于身份证号、手机号这些敏感信息,平时上网时要格外注意,不要在网上随便参加活动,比如注册信息取得赠品等。如果想要网购,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大型购物网站。另外,人们最关键的是上网设定密码的技巧,“除了最基本的要保证一定的保密强度(密码最好设6到8位,混合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字符),还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网站分配不同的密码,以防‘一处泄露多处遭殃’的情况发生。另外,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等比较重要的密码隔一段时间最好更换一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如何防止自己的隐私信息泄露?
平时在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过程中上,稍不注意我们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信息。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避免泄露隐私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1.登陆网站要谨慎。在使用浏览器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广告链接,很可能含有病毒。在网站中输入账号密码时,不要开启密码保存功能。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很多上网信息是可以被某些工具获取的,浏览器数据可能包含大量隐私信息,如QQ账号、银行账号等,记得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并设置浏览器保护。
2.保护好个人密码。支付宝账号、银行账号等私人密码要定期更换,多个账号之间尽量用不同密码,否则很容易被一举破解。密码尽量设置得复杂一些,最好采用数字、字母、符号多重组合。在陌生的场合输入密码时,注意周围是否有摄像头,有的话最好避开或遮挡。
公共WiFi谨慎连接在连接公共WiFi之前先确认其安全性,比如是否为店家或企业安全WiFi,尤其是一些免费WiFi更需注意,更不要在公共WiFi环境中输入个人信息。如果使用。下线先清理痕迹,或者开启隐私模式。
3.一是在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资料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一般情况下,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不要过于详细;
4.下载官方正版软件。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下载软件尽量去软件商店或应用官网下载。初次打开软件时,不要把权限全部选择为始终允许,用不到的权限尽量拒绝。
数据清除要彻底。当需要清除手机或U盘中的数据时,直接删除是无法彻底清除的,它们还有被恢复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再次装满不相关的数据,然后再重新删除,重复多次,即可把之前的数据完全彻底清除。
怎么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泄漏
在网络上不能泄露的个人隐私有很多,如:
1、家庭住址
2、电话号码、性别、姓名
3、身份证号
4、家庭成员姓名
5、就读学校
6、个人学习账号、学号、以及登录密码
7、个人社交帐号
8、银行卡号
等个人敏感信息都不能泄露,上网时要注意保护自我隐私,不要随意注册账号,下载app,不要相信网上所谓的暴利生意,如果都能赚到大钱了它为什么还要推给你,不就是为了赚你的钞票嘛,所以不要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迷失自我,永远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一旦入坑将来必会追悔莫及,最好的投资便是投资自己的大脑,通过学习新技术、阅读有益的书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我;上网冲浪需谨慎,个人隐私防护要做好,自我保护意识要增强,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健康上网人人有责。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