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新闻周刊怎么办_个人信息泄露新闻周刊

hacker|
104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婚姻现在已经不再是一锤子买卖,现在的年轻人对婚恋的想法和需求多元,所需的社交自由度也越高,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1

近期,“中国单身人口超2亿”的话题又登上热搜榜,在“520”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秀恩爱的日子里,单身人群的话题再度引起热议。中国知名婚恋网站珍爱网(zhenai.com)在“520”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的《单身人群调研报告》,此次报告针对珍爱网2亿会员线上抽样调查,共抽取2759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显示,超七成的人渴望得到“甜甜的恋爱”;近半数人单身时长超过3年以上;超五成人生活圈难以接触到合适单身异性,脱单难和为脱单努力等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半数人单身时长超3年

超五成人生活圈难以接触到合适单身异性

在调研数据中显示,有近半数人(43.6%)的单身时长超3年,其中女性占比大于男性。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近六成(58.89%)人表示日常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单身异性,工作生活圈子里接触到的都是同性或已婚。

而影响脱单主要因素是:越来越难以心动(占41.41%)、择偶太理想化(占37.7%)、不主动不积极(占36.9%)、太宅无社交活动(占35.65%)、工作太忙(占31.38%),其次是性格内向、个人经济条件差、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容易和异性发展成“哥们”以及原生家庭影响和父母干涉等,这些都是成为当代年轻人的脱单难的问题。

超七成人为脱单注册婚恋社交软件

为了恋爱学会倾听和改掉自身不足

“宅生活”让很多年轻人失去社交能力,当下的单身青年们表面上不善社交,其实暗地里一直在为脱单努力着。数据显示,78.18%的人都有注册婚恋社交软件,来增加认识异性的机会。有39.16%的人通过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来提升自己的“恋爱成本”,有30.14%的人会定期做美容、购置服饰来提升个人形象增加“恋爱自信”,有29.73%的人托亲朋好友介绍增加“恋爱机会”,还有11.91%的人会去参加相亲联谊活动,为了脱单,他们一直在付出行动。

当然,恋爱也需要认真经营,调研数据显示,有56.87%的人会学会倾听,44.91%的人会赞美和肯定对方,34.58%的人会改掉缺点和不足,32.08%的人会培养共同兴趣,22.04%的人会赠送礼物,由此可见,当下的年轻人不仅在工作生活上很努力,在情感生活上也同样在努力。

超七成人都羡慕“甜甜的恋爱”

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不至于乏善可陈,许多美好的瞬间是切实存在的。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羡慕别人的“甜甜的恋爱”,那到底什么是“甜甜的恋爱”呢?调研数据显示,有61.18%的人希望恋爱双向喜欢的情感,58.72%的人想和对方久处不厌,46.94%的.人想被迁就和包容,38.96%的人会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22.76%的人希望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人则认为“甜甜的恋爱”是希望一起去旅行,大方宣布恋情、记住彼此的生日和纪念日,能精心为彼此准备礼物。而当问及身边的熟人拥有了“甜甜的恋爱”会对你有什么影响时,72.49%的人表示会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拥有。

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表示,大家是因爱而在一起,并不是为了结婚而恋爱,所以能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当然,想要让爱情保鲜,保留更多“甜甜”的体验,恋人要学会在关系中保持对自己角色的觉知,拓展自己的生活,呈现出更多新的可能性,能看到对方的状态,让彼此都处于好玩的、愉快的、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这样才能保持对彼此的爱意不消退。

关于恋爱中的安全感:

超七成人希望经济独立 超六成人希望彼此互相尊重和理解

恋爱中的安全感,就是彼此觉得可以依靠。数据调查显示,有七成人希望恋爱中经济能独立;有六成以上人希望恋爱中能互相尊重和理解;五成以上人希望恋爱中保持自信和进步,对工作认真负责,彼此坦诚无欺骗,对未来有规划;四成以上人希望恋爱过程不要失联要凡事都有交代,与异性保持适当距离。可见经济独立对恋爱中人来说有极大的安全感。

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指出,恋人们在经济上平等独立,会带来更多底气和自信,不会因为物质关系依附于对方,也不容易陷入金钱上过度索取、精神上过度控制的不良关系。

另外,在恋爱禁忌方面,调查数据也发现,有67.23%的人担心对方与异性暧昧不清,57.19%的人害怕长时间冷战,55.45%担心对方花心出轨,44.84%怕遇到脾气暴躁的人,38.53%的人拒绝抠门小气,36.28%怕逃避拒绝沟通,31.13%不想与前任有联系,这些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关于恋爱的经济观:

近五成人认为经济条件是恋爱中的考虑性因素

消费观、经济观,已经成为了年轻人恋爱最看重的,此次调研数据发现有近五成人认为经济条件对恋爱影响较大,是考虑性因素。在传统的消费理念中,通常是男性占消费主导,在此次调研中发现,过半数人认为男生应该承担恋爱过程中的日常开销和约会花销;另外有15.62%的人会坚持恋爱经济上的平等,认为应“建立恋爱小金库”双方的钱共同使用。

张莎莎表示,“建立恋爱小金库”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共同付出共同享受,通过金钱来磨合两人的消费观,这不仅是关于钱的问题,而是让双方变得更了解、更契合的过程,这样相处才能建立更健康的更亲密的关系。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2

身处某二线城市的黄女士,满怀期待注册了世纪佳缘会员,没想到等待她的不是高富帅,而是人生第一场官司。

注册第二天有红娘打电话了解她的情况,第三天就约其前往线下门店,在封闭的小房间里她被红娘洗脑三个多小时,支付了69800的婚介费用。事后黄女士怀疑陷入骗局,找到门店退款未果,最终找了律师,走上维权之路。

黄女士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不少网友在其经历后回复“我也脑抽了”“感觉智商被压制了”“稀里糊涂就贷款分期付钱了”。世纪佳缘到底有什么魔力,一旦走进其门店,不花钱就出不来?近日媒体卧底给出了答案,世纪佳缘某线下门店内,能随意在后台看到用户的聊天信息实现精准营销。

世纪佳缘很快发布致歉声明,称员工滥用职权查阅用户信息,目前公司已去除此功能进行整改,并欢迎公众举报。然而公众却并不买账,其在虚假宣传、红娘当托等问题上都未给出回应。讨伐声席卷而来,业内人士指出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婚恋网站有近20年的历史,为何把握不住底线,口碑跌落至此?婚恋网站还有机会做好这门生意吗?

顽疾爆发

在媒体的调查中, 销售红娘,成为了婚恋生意的主导者。

世纪佳缘线下VIP服务中心的格子间里,红娘试图成为用户的“知心人”。“知心人”怎么培养?通过查看用户隐私信息,这样方便做“人物刺激”,实现精准营销。

为了完成业绩,红娘一方面包装对用户的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还会包装自己,头衔、学历和资历造假普遍,除此之外,“当托”是重要的工作内容,红娘要在其他婚恋平台或线下相亲中套取客户资源,吸引到店。

有缘网一位不具名的资深红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部分婚恋网站线下门店分为两种红娘,一种是销售红娘,一种是服务红娘。销售红娘的任务是想方设法,销售成单;服务红娘的核心是兑现承诺,做好服务。线上的会员线索给到线下门店是一单生意的起点,一个用户只要在网站上注册,销售红娘就会在相应的城市门店拿到相应数据,联系后用不同的话术和手段尽可能促成交易,一般价格过万。

该人士指出,为了更好地进行销售,此前行业普遍认为看用户的信息没有太大问题。近些年来大环境在强调信息保护,行业开始有了合规意识。她认为世纪佳缘合规进度可能没那么快,同时面临珍爱网、陌陌等新老势力的残酷竞争,营收压力增大,才会疯狂地在法律边缘试探。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世纪佳缘的投诉量达到了4088条,珍爱网的投诉量达到了2028条,投诉内容大多是诱导消费、虚假宣传、拒不退款等,如此来看,婚恋网站存在的问题并非是短期内形成的。

江苏省消保委也约谈了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婚恋网站,指出平台存在退费规则不明确、宣传承诺不兑现、会员信息审核形同虚设等问题,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信息安全权等合法权益。

“平台应在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上加强信息安全,例如设立数据保护官岗位等”,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商希雪谈到,在内部管理上,应对用户信息的处理权限(访问、修改、复制等)设置层层关卡,一是根据岗位需求限定可访问用户信息的内部人员;二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互联网分析人士张书乐指出,这些平台一直存在隐患,且对用户隐私保护过于淡漠。过去,亦有通过此类平台骗婚、骗财骗色的案例发生,此次只是顽疾的一次集中爆发。

业务近黄昏

一位曾在世纪佳缘体验过婚恋服务的不具名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注册相关信息,提出择偶标准后,红娘推荐了三四个人,想和这些人聊天发站内信就要交钱,按句收费。红娘还循循善诱,告诉该人士,如果想主动选别人,想要更好的,就得付费了。

“收费有不同方式,可以按照月份和名额计算,比如半年三万,也有结婚返还的计费方式,婚保服务69800一年,结婚返还70%费用。这二者的差异是前者只能在一个门店的资源里寻找,第二种可以跨店寻找”,该人士说,红娘对用户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并无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业绩,很不靠谱。

红娘做的一切都在试图让消费者“掏钱”。“大超说媒”创始人大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婚恋网站上有几百万注册用户,但这些流量实际上是死的,无法调动的。很多消费者签了一对一合约后,会发现线上的资源是个幌子,线下的红娘手中资源有限,这种体验不会特别好,还很容易出现猫腻。

在大超经营之初,他也曾请过所谓的“销售”,明确告诉对方不能去做哪些事,但为了拿到提成,这些人还是会做一些他掌控不了的事,所以他再也没有请过销售。

不过世纪佳缘离开了“红娘”,业绩恐怕难以预料。红娘一对一服务是其营收大头,2015年占比就达到其收入的40%。

上述红娘解释道,互联网刚兴起之时,想脱单结婚的人选择很少,只能高价购买婚恋网站的服务。随着信息的公开透明,陌生人社交app的出现,很多小而美的婚恋俱乐部和IP的崛起,人们的选择更多了,婚恋网站线下门店的客流量就减少了。

“世纪佳缘在很多城市都有门店,店面成本和人力成本很高,必须靠高客单价来维持营收。客流量减少之后,到店的用户一定是最着急脱单的,所以门店一定会在每个客户身上榨取最高的钱,这就需要用到最强的营销方式”,上述人士提到,现在大的婚恋网站做线下店,这样的业务模式走到了黄昏。她补充说,“行业没有根本性的跃迁,用‘骗’才能有业务空间”。

世纪佳缘CEO吴琳光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婚姻现在已经不再是一锤子买卖,也曾反思产品是否太过于指标式的撮合。

张书乐认为,婚恋网站实质上是依靠会员机制下带有信息不对称条件的“选妃”,这种匹配在某种意义上“钱到位”即可。他提到,这其实是一种套路,让人为了看到更多的可能而花费,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卖信息差。世纪佳缘这次的问题,本质上是在新社交平台的冲击下,该平台为了解决营收难题、为了创新体验而过分焦虑,在管理上出现问题。

婚恋网站,还能信吗?

本世纪初,世纪佳缘、百合网和珍爱网等婚恋网站陆续诞生,令用户意识到通过相亲网站可以付费相亲。2011年世纪佳缘在美国上市,但资本市场表现不佳,股价低迷,5年后与百合网合并私有化退市。

2017年世纪佳缘曾卷入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被前妻逼死案,二人相识在世纪佳缘,女方有过婚史,却未被披露。当时其母公司百合网股价大跌近50%,口碑大跌。到2019年底,百合网申请摘牌,上半年营收达6.8亿元,净亏损6470万元。

发展近二十年的婚恋网站在资本市场失意落幕,而留下的信任隐患却一直存在。

曾有媒体曝出婚恋网站账号买卖发展成产业链,虚假账号在网上找寻猎物诱惑对方参与灰色产业。商希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婚恋中介平台的业务特征,用户信息如财产信息、身份信息等极具开拓价值,极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对象,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世纪佳缘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上线了人脸识别功能,通过身份认证的红娘才能登录账号;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也采取了不同权限的设置,不得越级查阅。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认为婚恋网站卖的就是信息源,尤其是在个保法实施后,这个生意具体应该怎么做还未有明确说法。他谈到,一方面是收集信息,另一方面是贩卖信息,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都应当有更为明确的规范。消费者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婚恋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出现被蒙蔽的情况。

据央视财经报道,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超过2亿人。相关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婚恋社交市场规模将达72.4亿元。市场仍有不小空间,但失去信任的婚恋网站还有机会重建口碑,做好这门生意吗?

不具名红娘认为,婚恋网站的生意不能一直是单次博弈,在互联网上想形成口碑,必须变成多次博弈,在产品创新力和业务逻辑上更改才能发展。现在线上直播打赏等新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利用技术革新和IP内容来持续吸引用户才是正向发展。

“未来婚恋网站想生存肯定要转型,做更多的社群,办更多的活动,把模式做轻”,大超表示,现在年轻人喜欢轻松的交友氛围。他所在的婚恋机构通过短视频来引流,重交友,轻相亲,成本低,已服务数万人。

张书乐指出年轻人对婚恋的想法和需求多元,服务难度大,所需的社交自由度也越高,需要有更多的体验场景来破局。“在线婚恋还是要发挥交互的属性,不能简单地将婚介机构搬到线上来收费,未来可探索垂直类婚恋陌生人社交,比如直播、短视频、图文或线上线下联动的桌游,促成婚恋牵手率。”

单身人口超2亿,脱单为何这么难3

根据去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在去年,我国15岁以上的按照千分之八的比例抽样得出的结果显示,未婚人数是163714,离婚人数是20530,丧偶人数是51947,即所谓单身人口236191。按照这个比例计算,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超过3亿人如果考虑到法定结婚年龄,那么单身人口大概是2亿人。

与单身人口同行的是,不仅在结婚人数上持续增长,在结婚年龄上也是逐年推迟。据统计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4.85岁,而在2020年的去年,平均年龄达到了28、29,也就是说平均推迟了四到五年。而其中更显眼的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譬如江苏浙江广州,男性初婚平均年龄达到了惊人的34岁。早知道古代人的寿命也不过是普遍只有三十多岁,这也充分说明目前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迁。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原因呢?

首先,90后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90后在读完大学已经22岁,而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大学生选择继续读研读博,继续深造,又得花费几年的时间。

其次,社会观念的转变,在以前,都是强调成家立业的说法。而现在则是要求“房车齐全”,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房子,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巨大,这也是年轻人选择先打拼事业,等事业有成,物质条件准备齐全,再考虑婚姻的原因。

最后,婚姻观念的转变,90后多为独生子女或者只有一两个兄弟姐妹,对于家庭,婚姻的观念比较淡薄,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也会让人变得更加理性,在做出选择时更加谨慎。

你的脸,正在被“偷走”

刷脸时代,你的人脸信息安全吗?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其违法事实中提到“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

去年315晚会上,央视揭露了一个令人惊悚的事实——你的脸,随时都有可能被“偷”。在商场、小区,甚至是路边并不起眼的门店,人脸信息都可能被悄无声息窃取。

目前人脸识别在金融政务、安防、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相比指纹、声纹、虹膜、步态等其他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而言,人脸识别技术更受青睐。

技术飞速发展的背后,又该如何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

资料图 据视觉中国

(一)

人脸信息纠纷正屡屡发生

经过6次人脸识别后,李红(化名)被骗子利用人脸识别骗走近43万元。而这一切,却并非李红“本人操作”。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银行系统后台显示,在进行密码重置和大额转账时,“李红”进行了6次人脸识别比对,均显示“活检成功”。事实是,那几次人脸识别并不是身在北京的李红本人操作,登录者的IP地址显示在台湾。

据报道,诈骗分子让李红从网站下载了假冒的诈骗软件和视频会议软件,套取了她的银行卡和密码以及人脸信息等关键内容,并远程操控了她的手机。

因怀疑银行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李红以“借记卡纠纷”为由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6月30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了李红的全部诉求。法院认为,李红在42.9万元被盗过程中“过错明显”,银行作为指令付款方,已通过多个登录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的合理方式识别使用人身份,未见存在明显的错误或过失。

李红的遭遇并非个案。据浙江电视台某新闻栏目报道,2020年,杭州赵女士也被类似的套路骗走了52万,犯罪分子在和赵女士视频聊天时录制了她的人脸画面,从而通过了转账时的人脸识别步骤。

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去年提出过一个预测,她认为包括人脸数据在内的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等犯罪的浪潮才刚到来。“犯罪的高潮还在后面,尤其是这种多中心的信息收集模式,一定会暴雷。”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去年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布公告,提示人脸识别盗用风险。

在此之前,有关“人脸识别”的相关纠纷已经在发生。2019年,因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作为消费者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也成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今年“天津人脸识别案”中,天津的顾先生因拒绝“刷脸”回家,将自己小区物业告上法庭。此外,“广西南宁业主刷脸房子被过户”“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等事件也在舆论场中引发热议。

(二)

人脸数据被交易,成本只有几毛钱

从法律角度来讲,人脸信息属于典型的“生物识别信息”。人脸识别也一直被视为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而李红的遭遇意味着人脸识别并不完全可靠。红星资本局梳理公开信息后注意到,解锁人脸识别在技术上并不难。

去年10月,清华大学Real AI团队用15分钟解锁了19部国产智能手机,解锁的道具为人脸照片;2019年,浙江有小学生 科技 团队爆料,用照片就能破解居民小区的快递柜。

大部分人很难想到,仅仅通过自己的一张照片就能完成“刷脸”。事实上,由静态照片变成冒充人脸识别的动态视频的过程,仅需数十秒。

去年10月,合肥警方捣毁了一个伪造他人人脸动态视频的犯罪团伙。现场缴获的涉案电脑里,保存了大量的公民人脸数据,包括公民身份证正反面以及生活照等。

据警方了解,这些照片售价几毛钱到一块钱不等,而嫌疑人帮别人伪造人脸识别的收费一般在2块钱到10块钱不等。

今年1月,奇安信集团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智能换脸的技术门槛比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要低得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一张普通的静态照片(正面、侧面均可),转化生成一张表情生动的人脸,以2017年左右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有能力骗过绝大多数人脸识别系统。

“现在大家提到人脸信息,更多的是把它作为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去保护,但人脸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的数字身份中最重要的要素。这在过去的讨论中是不够充分的。”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律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人脸”已经成为每个人数字身份中最底层、最基础的要素。

换句话说,只要有“你的脸”就能够连接“你”这个数字身份。反过来,如果有人造假了这张脸,那也能够掌握这个数字身份。“盗用这个数字身份背后带来的人格权、财产权的损害,是非常可怕的。”王新锐表示。

人脸信息跟数字身份的天然联系,意味着一旦发生盗用,带来的损害将是连锁反应。

(三)

保护自己的脸已不仅是个人问题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人脸识别技术未来可期。据预测,新冠疫情后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85亿美元。到2024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人脸识别市场。

近些年在立法层面,我国对人脸信息使用也有了明确规定和高规格的保护。

去年8月1日,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对人脸信息处理予以专门规定,其中包括收集人脸信息需征得单独同意、禁止物业强制刷脸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也突出了作为敏感个人信息的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别保护,规定“处理个人敏感信息应该进行更多的告知,包括相应的风险,以及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尽管有法律上的相关约束,但现实中仍无法避免大量场景滥用人脸信息的情况发生。“在哪些场景下允许去用?是不是强制大家去用?在现实里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王新锐说。特别是对人脸识别做评估和利益衡量的时候,往往会突出技术优点,对其背后风险的分析远远不够。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向红星资本局指出,保护自己这张脸,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有些时候甚至涉及 社会 问题,包括 社会 群体的安全问题。

张平提出了一种假设,“比如北大清华的老师们都被刷脸,根据分类就知道某些老师是研究哪类问题的,继而会越来越精准画像,而这种画像已经不属于个人安全和个人隐私范畴,甚至有可能是涉及群体安全和 科技 安全的问题。”

“我们一直都去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包括各种技术标准和指南,但其实在个人信息里边,人脸这个信息应该特别给予重视。”张平注意到,各个机构在制定隐私政策的时候,很少把“人脸识别”的技术单独拉出来强调,而是放在一般隐私政策当中,操作非常不规范。

(四)

人脸识别的安全与合规依然任重道远

如果放在场景中去探讨,张平认为,从居住环境开始,就应该提高对人脸信息的重视。比如小区及超市商场,最容易出现“灰色地带”。

张平认为,这些监管空白应该从当下就开始介入,如果等大量信息存在于数据库和云端,监管就失去了意义。

针对人脸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缺一不可。“所有处理人脸信息的公司,都需要有一个自证清白的义务。”王新锐表示。

王新锐介绍,首先这些机构要有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但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做得并不好。

他指出,很多企业在处理人脸信息的时候,并没有去做评估,或者做完评估以后,很多问题考虑仍比较简单。他认为不管是企业侧还是政府侧,针对人脸识别的各种授权文件、相关协议都需要更严谨的解释。

“人脸信息跟一般的敏感个人信息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异,所以我觉得在做人脸信息评估的时候,不能仅仅把它当做敏感个人信息,而是要把它更往前推一步。”

王新锐指出,目前全球对人脸信息的管控监管普遍趋严。“我们也认为,未来在人脸信息的处理以及合规方面,还是应该采取叠加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方式。在合法性基础上,以更加严格的态度去对待人脸信息。”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怎么投诉中国新闻周刊

可以进行电话举报。通过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主要受理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艺术品、网吧、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的群众举报。公众可直接登录网站,填写举报信息。文化部将安排专人在后台进行处理,并视具体情况进行直接查处或交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行查处。

根据有关文化市场法律法规,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受理对以下领域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

(一)营业性演出活动

(二)歌舞娱乐和游艺娱乐等场所经营活动

(三)艺术品经营活动

(四)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活动

(五)互联网音乐、互联网游戏、互联网动漫文化活动

(六)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

以上就是相关的内容介绍,大家看完本文之后就要做好详细的了解,才能知道具体的规定。对于在非法出版物方面我们就要拨打电话进行举报,才能维护文化市场的稳定,同时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遭遇网络暴力,你该如何取证维权?

       前天,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西安圆满落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网络环境的治理是长期的工程,非一夕之功。以疫情中信息的发布为例,就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上个月,哈尔滨疫情中首例确诊者又因连续光顾剧本杀店,被很多网友指责,网上有人传播疑似他的姓名、照片等信息,这让他身处网络暴力之中。在9月25日的《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再次呼吁完善科学防疫,希望尽早出台更好的信息公开方式。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买单,不抹黑、诽谤、造谣、人身攻击他人,而面对别人的伤害和名誉攻击,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正确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武器,合理合法的维权。但是,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上的数据,删改是很容易的,要是对方删除了数据并且矢口否认,取证后又该怎么证实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案例略知一二:

1、房子装修未完成,拖周期,玩消失

     去年年底,她与几位好友在深圳的一个高端楼盘各自购买了一套公寓作为投资。随后,几人一同找了同一家装修公司,对各自的房屋进行装修。装修款按合同约定支付了之后就全权交给了装修公司施工,可装了几个月到了约定工程验收的日子,小美及好友几人也迟迟没有收到验收通知。装修公司以各种借口推脱了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已经联系不到了。华小美与几位好友一起来到了龙华公证处,申请对她们房产目前的状况,做一个现场保全。以公证的手段提取和固定证据,以便将来诉讼时向法庭提供更为有效、更具说服力的证据。华小美等人凭借公证书及相关证据的支持,赢得了诉讼的胜利,并取得了相应的赔偿。小美她们不斗气、斗证据的做法,不仅让她们出了一口恶气,同时还弥补了自己的损失。                                                                               ——本案例源自:中国公证网

2、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前不久,市民周女士在某网络购物商城一家品牌旗舰店购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护肤品,使用过后周女士觉得与以往感受不同,拿到商场专柜进行鉴定后发现是假冒产品,便与卖家交涉,希望可申请全额退款。但卖家一口咬定自己的商品没有问题,且质疑周女士拿去鉴定的并非自己所售商品,拒绝了退款要求。周女士要求网站客服介入处理,但网站客服协调几天后仍未果。经咨询,周女士来到公证处希望通过公证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公证员让周女士重新用公证处的电脑,按照相同步骤重新购买商品,并且使用电脑屏幕同步录像软件,录制所有网购操作过程。在收到商品后,公证员陪同周女士进行商品鉴定,经鉴定发现确为假冒产品,随后公证处出具保全证据公证书,对整个过程做了证明。有了铁证如山的公证书,卖家自知理亏,于是主动联系周女士,把两次购买商品的款项全数退还,并给予赔偿。                                                                            ——本案例源自:法制网

3、未授权视频

保全证据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在诉讼发生之前,依法对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提取的证据加以验证提取、收存和固定的活动。

可以向公证机构提请证据保全的对象有: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财产清点记录、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样品、市场抽样调查情况等。

保全证据公证,由申请人的户籍所在地或法人的注册地和申请保全的证据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申请人应在诉讼发生之前向与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

麻烦不断?除遭FBI突查,特朗普或还面临哪些刑事调查?

面临着联邦调查局对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调查。但在一份与服务器调查无关的调查中,FBI获悉存在一批新的电子邮件,这些电子邮件似乎与之前对希拉里·克林顿服务器的调查有关。联邦调查局调查小组昨天向他报告了调查结果,他同意联邦调查局应采取“适当的调查步骤”,允许工作人员审查这些电子邮件,以确定它们是否包含机密信息。

其次是对于机密信息领域,与核武器有关的材料的调查。通常只提供给少数政府官员,这次不寻常的搜索凸显了美国政府官员对可能在海湖庄园的机密文件类型以及可能泄露有关这些文件的深切关注。如果属实,这表明材料被非法放置在海湖庄园。它可能已被列为最高机密,负责调查机密信息泄露的司法部反情报部门前负责人大卫劳夫曼说,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也拒绝置评。

再者特朗普发表了一份声明,披露了这一行动,并声称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搜查过程中强行进入他的保险箱。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立即将这一事件与民主党阻止他参加2024年大选的努力联系起来。司法系统正在被武器化,”特朗普说。“这是激进左翼民主党人的攻击吗,这是美国的黑暗时刻,我美丽的家,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现在被一大群联邦调查局特工包围、搜查和占领。

要知道这是对前总统的首次此类搜查,尚不清楚这是否是刑事指控的前奏,这在美国历史上没有先例。要获得搜查令,联邦执法部门必须证明其涉嫌犯罪活动的可能原因并获得联邦治安法官的授权。截至发稿时,司法部和白宫拒绝置评。一名白宫官员表示,没有收到搜查通知。联邦调查局搜查了他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并打开了一个保险箱。

新闻周刊每期内容概括是什么?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闻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涌到我们面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正在如火中天的网络媒介将新闻信息混杂在一起,使得受众在新闻信息的选择和关注上遇到了困惑。

从2003年5月3日开始,一档全新的新闻综合节目《中国周刊》(《新闻周刊》更名前的名称)于每周六22:1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在45分钟的时间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中国周刊》将为观众补上由于各种原因错过的一周以来的一些重要新闻。

《中国周刊》在自我的简介中提到,节目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同时更期待能在与观众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

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主持,他以自己的独特主持和评论风格,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展现了其独特性和个性化的节目品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扩展资料:

新闻周刊节目历程:

2006年6月10日,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改版,该节目改为每周六20:15播出。

2007年1月6日,《中国周刊》正式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8年3月29日,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恢复在22:15首播。

2009年8月22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更换统一片头。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新闻周刊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